9月22日
在市委组织部、市委市直机关工委指导下
市生态环境局联合日照可持续发展研究会
以及全市40家企业
成立“红纽带·绿引擎”
生态环保党建共同体
构建“政企校社”四方合作新模式
把党建红色力量转化为推动发展的绿色引擎
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焦安勇,市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主任高鹏出席“红纽带·绿引擎”生态环保党建共同体成立暨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座谈会。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、局长宋君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、聚力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、全面深化生态文明建设、积极培育壮大环保产业、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等方面介绍有关工作情况。从开展区域环境影响现状评估、加强环境要素保障、服务重点项目、简化产业园区建设项目环评、运用金融政策助力企业发展、推行包容审慎监管、推进环境信用评价等方面介绍生态环境领域“助企纾困”政策措施。
日照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、曲阜师范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孙晓芳,亚太森博(山东)浆纸有限公司党委书记、公司事务部总经理李润明致辞,山东钢铁日照公司、日照华泰纸业、山东五征集团等企业作交流发言,共话绿色发展。市生态环境局现场向企业赠送《生态环境法律法规汇编》,解读《日照市生态环境领域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的实施意见》,并宣传推广“碳惠日照”建设有关情况。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、副局长王磊主持会议,市生态环境服务中心主任范昌伟就企业提出的排污许可管理、减排量核算、第三方机构环保服务等方面的问题建议现场解答。
通过党建搭台业务唱戏,实现同频共振协作共赢。
1.“理论联学”提信念。设立党员先锋岗,组建青年突击队,成立临时党支部,开展理论宣讲、党建微课堂、交流研讨等,共过主题党日,共学政治理论,共谈入党感悟,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坚定信仰者、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。
2.“阵地联享”强资源。线下整合活动场所,推动党建阵地双向开放、统筹使用,线上设置微信群,发布交流动态信息,实现“阵地共享、功能集聚、全员开放”。
3.“业务联研”助攻坚。各区县生态环境分局与辖区共同体企业“一支部联系一企业”,开展普法讲座、环保开放日、“送法入企”等活动,市局组建联合攻关小组,对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指导帮扶。
4.“发展联动”促共赢。发挥集群效应,推动企业交流沟通,分享环境管理、绿色发展等经验成果,同频共振、抱团发展,推动公共设施共建共享、能源梯级利用、资源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安全处置等,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“双赢”。
5.“活动联办”增活力。以党建为纽带,带动成员单位工会、共青团等群团组织深入交流,开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企业、企业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等活动,成立志愿服务队,在乡村、社区、项目一线等开展志愿服务,广泛传播“环保好声音”。
打造党建共同体 提升凝聚力
打造发展共同体 提升创新力
打造服务共同体 提升影响力
亚太森博(山东)浆纸有限公司党委书记、公司事务部总经理 李润明:
企业累计环保投入超50亿元,先后实施了臭气双电源、城市中水回用、消白及烟气余热回用等环保项目,在去年文化纸等扩建项目过程中,市、区生态环境部门提前介入、全程指导,对现有设施进行深度治理和升级改造,力促“增产减污”。作为造纸产业链重点“链主”企业,亚太森博将努力在污染治理、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树立标杆、作出典范。
海汇集团创新发展中心总经理 尉志伟:
成立生态环保党建共同体,既是扎实推进主题教育的务实举措,又是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平台。作为共同体成员,海汇集团将在节能环保装备制造、汽车制造、生物工程、新型建材等方面继续努力、再创佳绩,把党建共同体作为学习交流的重要平台,与各成员单位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,共谋绿色发展之路。
山东钢铁日照公司环保负责人 陈力军:
企业将认真学习环保法律法规政策,在党建共同体引领下,在碳排放、碳资产管理等方面加强合作交流,共同助力“双碳”战略。
华能日照电厂生产副总经理 王成华:
彰显能源央企的使命担当,在降碳减污上下功夫,出实招,守住绿水青山,不负碧海蓝天。
日照高新发展集团副总经理 齐玉:
借助党建共同体平台,邀请生态环境部门到产业园区进行政策宣讲,精准帮扶企业绿色发展。
搭建政府部门、企业、高校、社会组织联合共建平台,推动党务、业务、服务深度融合,以高水平环保助推高质量发展。